10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在寧波市主持召開外貿企業座談會。作為寧波外貿龍頭企業代表,利時集團董事長李立新應邀參加并作匯報發言。
根據座談會安排,李立新向王岐山副總理匯報了利時應對金融危機的作法。他在匯報中表示,今年以來,面對金融危機的沖擊,對于90%產品依賴出口的利時來講,國際市場萎縮、出口價格下滑,對公司出口帶來一定影響。對此,利時采用了優二進三、轉型升級應對策略。即:優化第二產業、進軍第三產業,推動企業的轉型升級,保持了公司業務的穩定發展,今年1-9月出口額同比增長1.5%。
在介紹具體應對辦法時,李立新歸納了四點:
一是技術創新、提升價值。面對金融危機影響,公司加大在研發和品牌方面的投入。僅在2008年,就投入數千萬元研發經費,開發出大批高附加值產品;從香港招聘了一批優秀的設計人才,提高產品的自主設計能力;此外,投資數百萬元全面導入CI工程,提升品牌影響力。目前,利時產品的平均售價,已從原來的2美元增加至5美元,依托新品、名品去搶占市場。
二是積極布網、多點營銷。加快推進國際化、本土化戰略,在海外完成了多個營銷分公司和辦事處的建立,招聘了一批當地的銷售人員,現在國外分公司的銷售占到總銷售的60%;加大了參加廣交會,以及去國外參展的力度;大力發展電子商務。通過以上運作方法,實現營銷方式多樣化、市場多元化。
三是鎖定匯率、降低成本。加強對國際市場走勢的預測分析,針對匯率波動采用靈活的定價策略,降低人民幣升值對企業出口業務的影響;同時,整合寧波、深圳兩大生產基地的采購資源,實現90%的原材料全球化大采購,降低采購成本10%,還提升了產品質量。
四是發展商貿、化解壓力。早在2005年,利時就已進入商貿流通業,至今已擁有包括百貨店、購物中心、超市在內的各種零售業態,其中已投入運營和即將開業的大型百貨商城有近10家、大型綜合性超市有近40家,這不僅有利于促進利時產品在國內市場的銷售,又搶占了服務業領域的“蛋糕”。目前,商業版塊在集團總營收中的占比,已達到60%。
李立新還向王岐山副總理匯報了他對當前外貿形勢的判斷,認為“危機尚未過去,企業更需努力”。為此,他為利時規劃了如下發展策略:一是繼續調整集團產業結構布局,形成出口加工和商業連鎖并重的發展模式;二是深化調整產品結構,推出更多自主設計、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高附加值的產品;三是積極打造自有品牌,走品牌發展之路;四是在條件成熟時,收購一家國外公司,加快開拓海外網絡,為促進外貿發展作出積極的努力。
當天參加外貿座談會的還有浙江省商務廳、雅戈爾、申洲、中策動力等單位和企業。在聽取了李立新等人的匯報發言后,王岐山副總理指出,近來我國外貿形勢已出現積極變化,但是全球經濟復蘇存在很大不確定性,國際市場需求疲軟,貿易保護主義加劇,外部壓力依然較大。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促進外貿結構調整和市場多元化。加快組織制度創新,切實發揮行業協會等中介組織的作用,面向市場,更好地服務于企業。積極應對貿易摩擦,及時通過多雙邊合作渠道解決企業遇到的困難。改進和加強口岸服務,推進電子口岸建設,提高通關效率和便利化水平。企業要練好內功、提高管理水平,著力科技創新和自主品牌建設,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各級政府和商務、金融、海關、質檢等部門要寓管理于服務之中,形成合力,共同為企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浙江省副省長龔正和寧波市委副書記、市長毛光烈等出席了座談會。隨同王岐山副總理來甬考察的還有商務部部長陳德銘、海關總署署長盛光祖、國家質檢總局局長王勇、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國務院副秘書長畢井泉、商務部副部長鐘山、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蘇寧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