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區經濟實力有懸殊,但各級政府應根據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和各自的能力,切實把民生工程抓緊抓好,確保把民生工程建成民心工程、陽光工程和德政工程!痹诮衲陜蓵,全國政協委員李立新圍繞民生熱點問題,發出“改善民生促進內需型社會建設”的呼吁。結合寧波市鄞州區的實踐案例,他認為對民生的付出,不會像有的人擔心的那樣造成實力的“損耗”,反而會對經濟發展帶來好處,有效刺激消費、擴大稅源。
據悉,綜合實力居全國百強縣前列的寧波鄞州區,2009年全區財政一般預算收入達到145億元,總量連續兩年蟬聯浙江全省縣(市、區)冠軍。經濟發展帶給鄞州區的,不僅僅是一組組漂亮的數字、一座座氣派的建筑,更有百姓一張張真實的笑臉。據統計,過去五年,鄞州區財政共投入民生支出超過150億元,年均增長23%,構建了城鄉養老保障、醫療保障、弱勢群體生產生活保障“三個全覆蓋”體系。2009年,全區用于民生支出49.3億元,占財政支出的67%。
通過李立新委員的介紹,來自全國的政協委員們了解到了一個新名詞——“幸福民生40條”,該項政策號稱每個居民從出生到死亡每個人生階段都能享受到政府的扶助。李立新委員舉例稱:在鄞州,未享受社會養老保障的老年人每月可以領取政府發放的生活補助金110元到150元;9萬余被征地農民每人每月可領養老金320元至420元;1萬多名未就業和無社會保障的殘疾人享受每月60至200元不等的生活補助金;全區97%的農民參加了農村醫療保險;小學到高中實行12年免費教育,困難大學生每人每學期可得到政府補助最高達4000元。
可喜的是,社會保障收入、養老金或離退休金的大幅提高,成為鄞州老百姓錢包快速鼓起來的重要原因。李立新委員表示,由于緩解了老百姓的后顧之憂,使三駕馬車中的“消費”對經濟的推動力大大加強。他援引的數據也證明了這一點:近年來,鄞州區第三產業發展明顯加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連年以30%以上的速度增加,2009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預計700億元,增幅為10%,其中6個百分點來自服務業的增長,服務業稅收連續5年占據鄞州地稅收入的“半壁江山”。
“通過民生工程激活民間消費,無疑可成為各地啟動內需的一個行之有效的手段!臂粗輩^的例證,使李立新委員得出了上述結論。他還認為,加大民生投入,不僅將有效刺激消費增長,同時也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降低維穩成本。
推進民生建設,需要更新執政理念。李立新委員的建議有:將民生工作變成考核地方黨委政府的“硬指標”;建立民生投入與GDP增長和財政收入增長掛鉤的機制,合理確定投入比例,確保逐年增長,等等。
【新聞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