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浙江利時集團董事長李立新去年提出的關注民工就業和“寧波模式”等提案曾受到廣泛關注。今年,李立新在接受本報記者的專訪時說,他關注的話題大多數和民生有關,他認為其中比較重要的一條就是要逐步提高職工最低工資標準。
關鍵詞 民工荒 民工荒源于企業用工數量增加
新京報:春節后,浙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民工荒”。作為浙江本土企業的負責人,你對當下的民工荒怎么看?根源在什么地方?
李立新:在我國出口加工業比較發達的地區民工荒問題確實比較嚴重。我認為,造成民工荒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第一,經濟的回暖導致訂單增加了,企業需要的工人數量增加。第二,國家加大了對中西部地區的投入、對農業的投入,現在很多民工就不愿意再出來打工了,在家鄉就業更加舒適。
新京報:怎樣解決招工難的問題?
李立新:解決招工難問題,根源要從產業的轉型升級做起。企業通過產業的轉型,原來一個工人月工資付1500元,現在付2000元,就會很大地緩解“民工荒”。
企業只有主動進行轉型升級,提高生產的產品檔次、優化產品的結構,向現代服務業發展,這樣才有可能提高利潤率、提高員工的待遇。這才是解決“民工荒”問題的長遠出路。
新京報:“民工荒”現象,在你的企業里有出現嗎?
李立新:到目前為止,我們企業沒有出現。一個企業的發展,完全是靠員工。給員工提供好的待遇、創造好的文化,才能把好的員工招進來。好的員工才能壯大企業。出現“民工荒”的企業,說明這個企業沒有競爭力。
關鍵詞 擴內需 將稅收細分能更好地刺激消費
新京報:擴大內需是這兩年討論比較多的話題,你連續兩年提出了這方面的提案,今年關于擴內需方面有具體建議嗎?
李立新:國家出臺的家電下鄉、汽車下鄉、以舊換新等等這些措施,刺激消費的作用很大。我認為,國家還可以通過稅收的調節來刺激消費。比如,提高工資所得稅的上限,當前至少要提高至5000元,未來逐步和發達國家接軌。此外,也可以學習美國的抵扣后交稅,比如月收入5000元,消費后的那部分再去交所得稅。單身的和已婚的人,征稅的比例也可以不一樣。
國家如果將稅收這樣細分,也可以更好地體現公平,更好地刺激消費。
新京報:去年你提出,要把超市開到農民家門口,利時集團實施進展如何?
李立新:我們不斷地在農村開店,截至目前,利時集團在浙江農村有40家超市,3年以后準備開到100家。農村的市場非常廣闊,現在很多企業都集中在大城市拼殺。
新京報:城鄉之間的差距一直是在擴大,有報道稱,今年城鄉間的收入差距創下了歷史新高。你提出要開辟農村市場,那么,農村的經濟要通過什么樣的方式來增長?
李立新:讓農民增收,就要跳出農民來談農民問題,要鼓勵農民去創業,自己去做老板,營造創業的氛圍。我就是農民出身,1993年我去創業,就是受到我們村里人都去創業這個大氛圍影響,不能永遠把農民禁錮在農村。農村的農民少了,就要進行集約化的農業生產,規;a,效率也高了。
關鍵詞 職工收入 職工收入增長不能只是個傳說
新京報:剛才你提到了,只有提高員工的待遇,才能解決招工難的問題。但是現在企業的收入差距不斷拉大,你了解的真實情況是怎樣的?
李立新:以初次分配為例,其中的傾斜和扭曲,使收入差距在不斷擴大。職工收入雖然統計出來每年都有增長,但是這是個平均數,很難真實反映職工實際的收入水平與企業管理者之間的差距。我認為,要扭轉分配格局,必須讓一線職工享有話語權。職工收入增長不能只是個“傳說”。
新京報:具體如何執行呢?
李立新:破解分配領域收入差距過大,應當堅持“提低”與“控高”并舉。
一方面,要做大勞動報酬的“蛋糕”,通過逐步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建立工資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等措施來“提低”;另一方面,對某些企業高管、壟斷行業職員的過高收入,要加強監管和調控,控制不合理增長,通過加強征收個人所得稅進行調節。
我了解到,從今年4月1日起,浙江省將對全省最低月工資標準進行調整,其中最高一檔的最低月工資標準為1100元,這個新的最低工資標準在全國處于領先水平。我認為,這一舉措可以直接緩解“用工荒”問題。
關鍵詞 產業轉型 “世界工廠”應變身“名牌原產地”
新京報:你認為,企業轉型升級是最終出路?
李立新:是的。我認為,浙江企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因為只有轉型升級才能做大利潤空間,提高員工工資待遇;另一方面,具有強健體魄和專業知識的高素質新產業工人又能把蛋糕做得更大,經濟最終進入了良性循環。否則,若是仍舊依靠掠奪員工薪金待遇來發家,最終利潤會越做越小,這種惡性循環帶來的結果是死路一條。
新京報:為什么你提出轉型升級要做好選擇?
李立新:民企轉型升級,必須從原來粗放、低端、低附加值、制造加工為主,轉到做研發、做品牌、做整合、做高端市場、做服務等能創造金色GDP的道路。例如寧波現有很多鑄造企業,對環境污染很大。我認為,這些企業要么就應該關閉,要么就應該去做別的產業。
目前我國在全球制造業產業鏈上處于中低端。根據品牌經營的利潤分配模式,渠道商分得利潤的60%,品牌商占30%,我國的制造商僅得10%,然而許多企業還在為搶奪份額不惜報出低價!暗统杀、低利潤”的加工貿易模式很難找到企業與員工利益的平衡點。長遠之計,企業要進行技術革新,調高產品附加值,為此,寧波的企業不能再走靠廉價勞動力獲得利潤的老路子,而應當走自主創新之路,生產高附加值的產品,爭取由“世界工廠”變身為“世界設計室”、“世界名牌原產地”。
記者手記 直言直語 不繞彎子
近一個小時的采訪中,全國政協委員、利時集團董事長李立新給記者的印象是直言直語、不繞彎子。
“我來自于農村,對農村的問題感悟最深!崩盍⑿抡f,他1993年從一個農民起家,一直走到今天,能夠體會到什么對于農民來說是最重要的。
作為一個企業家,他發現,農村市場是一塊未被開發的處女地,“農村市場還是個空白,沒有競爭對手,企業經營會順暢得多!睂Υ,李立新提出,要把自己企業的超市開到農民的家門口,讓農民有地方去消費。 同時,他也發現,如何解決城鄉差距、如何提高農民收入,這是全國都要面對的問題。
小檔案
利時集團:亞洲最大的家用品制造基地和全國出口創匯先進企業,被業界譽為“日用塑膠大王”。
2005年以收購“新江廈股份”為標志,進軍商貿流通領域,至今已擁有百貨、超市、購物中心等完整零售業態。(《新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