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想賺錢不應當從減少工人工資待遇上動腦筋,而應當從轉型升級,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上去找辦法。只有把利潤的蛋糕做大,不管老板還是員工都能分到更多的蛋糕。全國政協委員、利時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立新說。
今年春節以來,浙江一些企業鬧起了用工荒,企業招不到合適的工人讓一些老板患上焦慮癥。
而在利時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內,5000多名員工不但一個沒走,不少工人還托朋友、老鄉等關系,希望進入利時。
李立新從10多年創辦企業經驗中體會到,給員工高薪待遇,能增加老板收入。
1999年10月,李立新邀請一位美國籍的經理人加盟利時。這位叫馬文的職業經理人開出條件:職工工薪要占企業利潤的30%。
李立新馬上一口答應。馬文的到來,給利時帶來了一片全新的天地,企業戰略規劃、經營理念、銷售方式、品牌策略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利時真正打開了大門迎接世界。
靠掠奪員工是死路一條
過去20多年間,中國形成了一種嚴重依賴出口的經濟增長方式。2008年以來的世界金融危機重創了這種經濟發展模式。
事實證明,這樣的經濟增長方式已經陷入了一種惡性循環——為了增加出口就要低價競銷,低價競銷造成了企業利潤微薄,企業利潤微薄導致工人工資增長緩慢,工人工資增長緩慢又導致國內市場需求的嚴重不足,國內市場需求不足則更進一步加重了對出口的依賴。
李立新認為,浙江轉型升級迫在眉睫,因為只有轉型升級才能做大利潤空間,提高員工工資待遇;另一方面,具有強健體魄和專業知識的高素質新產業工人又能把蛋糕做得更大,經濟最終進入了良性循環。否則,若是仍舊依靠掠奪員工工薪待遇來發家,最終利潤這塊蛋糕會越做越小,這種惡性循環帶來的結果是死路一條。(《今日早報》洪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