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7月1日,全國工商聯主席黃孟復率領的全國工商聯調研組在寧波考察調研。
集團董事長李立新向黃孟復主席一行介紹了公司運營情況,并對“中小企業發展環境與保證員工正常工資增長”進行了交流。
李立新在介紹中說,關于中小企業發展環境與員工正常工資增長機制,從兩方面來講,首先企業要主動去營造這個環境,第二政府要引導。利時集團是93年白手起家,利時也經歷過創業的時候幾個人到目前員工達六千人大發展階段,F在從原來這種低端加工出口企業轉變成為現在有兩個主業:一個是家用品制造,二是商業連鎖。目前寧波利時塑膠有限公司,香港通達是亞洲最大的家用品制造基地,并且已經在香港上市。商業連鎖集團是05年開始進入的,目前發展勢頭很好,商業連鎖已經占集團50%的銷售額。
李立新說,自己也是從中小企業一步一步干過來的,中小企業面臨的肯定很多,融資難、土地人力資源成本不斷的上升,員工工資必須要增長,員工工資不增長企業就招不到人。但作為企業來講,最好的辦法還是要轉型升級,企業轉型升級了,企業可以持續發展了,員工的工資正常增長的機制就可以形成。
最后,李立新提了幾點建議:
建議一:中小企業的發展,員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首先企業要轉型升級,只有轉型升級了我們員工跟企業才能找到共贏。
他說,利時集團在轉型升級中,首先是優化制造業,F在利時集團主要是抓兩頭:一個研發,研發里面包括工業設計,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應用。沒有研發、沒有工業設計客戶就不會要你的產品,因為家日用品最大的競爭就是看對方有沒有強有力的設計能力和研發能力。再抓品牌建設。主要是銷售網絡和通路的建設,把生產這塊留下核心的工廠以外其他都外包,現在的工廠只保留了三千個員工,把低端制造業都往外包,這樣一轉型,我們的企業可持續發展了,獲利能力不斷穩固提高,員工的工資增長機制也形成了,因為留下來都是從原來低端的裝配工人經過培訓跟公司同步發展。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李立新說,利時現在主要是做連鎖百貨、連鎖購物中心,并收購了寧波本土比較知名的企業,這個行業競爭力非常激烈,但是發展的潛力非常好,因為它符合國家的發展戰略,一個是內需,再是百貨購物中心都是三線四線城市,一二線城市競爭激烈,所以利時開在三四線城市,人家沒有進去利時就進去,開的規模最大,服務最好、產品最齊全、最時尚,到目前為止,利時集團開的連鎖百貨有十家,連鎖購物中心四十幾家。通過轉型以后,企業也發展了,員工的滿意度也大大提升了。
建議二:制定優惠政策,支持外貿。
他說,前兩天自己到復旦大學去學習,有個老師講課的題目就是“全球化與企業運行的環境”。自己聽了這個課以后,體會很多。導師講得核心理念就是說,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原來靠投資、靠出口。這種發展模式已經難以為繼了,比如說美國的、日本的,他對外出口只占GDP10%,中國出口占GDP的28%,所以說,原來的發展模式現在面臨很多困難,國外的反傾銷、國內人力土地成本提升,原來靠這種低成本低價格的出口模式難以維持,必須拉動內需。比如說現在家電以舊換新,這些都是非常好的政策,是不是可以再多一點。
建議三:要對最低工資標準的制定要形成一個制度。
李立新說,最低工資標準不提升,企業的轉型升級就無法完成。只有把最低工資標準提升了,才能迫使你完成轉型升級。他認為轉型升級也好,要拉動內需也好,必須要提高最低工資標準,最低工資標準要制定一個機制,比如說每年確保跟GDP增幅一樣,通過大家共同努力,花五年時間,使最低工資標準能翻一番,如果最低工資標準在五年翻一番,就迫使企業轉型升級。
建議四:降低一些稅收。李立新說,降低一些稅收讓企業保持一個競爭力。從新聞媒體上的數據上看,GDP增幅是10%左右,財政收入的增長都是30%,GDP的增長跟財政的增長比例不配,說明財政增長的速度太快,稅負太大了。所以降低稅收,可以適當提高工資所得稅的標準。
建議五:要放開壟斷性服務行業。比如說銀行行業,很多中小企業說貸款難,為什么,就是銀行太少了,所以是壟斷的。李立新覺得金融企業就應該放開,銀行越多,競爭越激烈。第一,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可以解決了。第二,可以鼓勵更多民營企業從現在的制造業向現代服務業去轉變,特別是壟斷型服務業,既鼓勵內需又鼓勵企業轉型升級,又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所以要放開壟斷性服務行業,特別是金融行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