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杜錫平 夏靜虹
愛的力量可以相互傳遞。
短短2天時間,12.6萬元愛心捐款。
利時百貨鄞州店員工孫永海因遭遇意外,不幸逝世。他走了,留下了3個臟器、2片眼角膜,讓5位長期遭受病痛折磨的患者將因此獲得新生。孫師傅的義舉感動了甬城。
利時百貨董事長李立新第一時間向孫永海的家屬送上10萬元捐贈金。他的這一行動,也感染了利時集團的每一個員工。12月14日,在利時集團工會、共青團組織的一紙倡議書發出之后,全體員工紛紛行動起來,一場為孫永海家屬捐款的愛心活動,也在集團及各分公司拉開大幕。
截止到12月15日下午5點,短短2天時間里,利時一共收到員工善款12.6萬。
愛心捐贈,讓利時集團彌漫著濃濃溫情
“在此,我們倡議全體員工為沉浸在痛苦中且生活拮據的孫永海家屬獻上你的一份愛心,捐助善款,以表達利時人對孫永海家屬的慰問!
12月14日,繼利時百貨董事長捐款10萬元后,利時集團工會、共青團組織也立即行動起來,向集團各部門及分公司發出了倡議書,號召大家踴躍捐款,向孫永海的家屬表達一份心意。
倡議書發出不久,集團各部門及各分公司員工便紛紛行動起來,踴躍捐款,大家你100,我50,用實際行動表達對于孫師傅的欽佩和敬意。一時,濃濃的愛心在利時集團涌動。
倡議書發出后不到5分鐘,集團投資部員工洪少華便來到集團工會,拿著1000元現金要求捐款。
集團采購管理中心的姚海林在外地出差,得知這一消息后,第一時間打來電話要求捐款1000元。
請了年休假準備回老家的集團辦員工徐麗莎,得知這一消息時正在長途客運站候車室,但她依然坐車趕回公司捐款。
利時百貨鄞州店的保安胡師傅盡管家里經濟條件并不好,依然捐了50元,他說,老孫是一個好人,他的行為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盡管錢不多,但這是我的一份心意,里面包含了我最深的敬意。
一筆筆捐款背后,是一顆顆火熱的心。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截止到12月15日下午5時,利時一共籌集到善款12.6萬元。捐款還在繼續進行中。
“非常感謝利時百貨董事長李立新及大家為我們所做的一切,我很想到充滿愛心的利時百貨工作!睂O永海的大兒子孫明星十分感動,他說,自己很想到利時工作,成為利時的一員。對于孫明星的愿望,李立新表示,非常愿意接收孫明星到利時工作,將根據他的實際情況,為他安排合適的崗位,并繼續做好相關工作。
“慈善”的種子,原本就在利時根深葉茂
在短短2天時間里,便能夠籌集到12.6元善款,這樣的利時“速度”,對于利時人而言并不稀奇。
18年前,利時從一個小作坊起家,如今已發展成一家擁有近5000余名員工、年銷售額逾85億元的大型企業,擁有亞洲最大的家用品制造基地、商業地產、商業連鎖等領域的子公司30余家,被譽為“亞洲日用塑膠大王”、“浙江商貿流通巨擎”,是中國制造業500強、中國民企500強。
身為全國政協委員的李立新認為,企業是社會的細胞,任何企業,其生存和發展壯大都離不開社會的支持!帮嬎荚,回報社會”,始終是李立新堅守的信念,他也把這樣的信念一次次付諸于實際行動中。
上月初,利時集團在同濟中學設立了“利時獎勵基金會”,首期出資10萬元,用于獎勵品學兼優的同濟學子。
據了解,從2003年開始,利時集團捐資100萬元設立“利時愛心助學基金”,幫助解決鄞州區貧困學生就學問題;出資400萬元捐資擴建鄞州區集士港小學;200萬元資助寧波外來民工子女上學,每年定向捐助困難學生;出資50萬元資助象山縣高塘鄉引水工程,解決群眾飲水難問題;在寧波市扶貧辦組織的“溫暖午餐、萬人助學”活動中,利時集團出資20萬元,為貴州貧困小學——天一小學建起教學樓和宿舍樓;汶川大地震后,利時集團向青川縣喬莊小學捐款50萬元。同時捐贈價值約40萬元的教學設備、圖書、書包和衣服。
多年來,利時集團在捐資助學、參與社會公益事業、幫助群眾脫貧致富等方面,累計捐贈款物近2億元。李立新也因此多次被授予“浙江省光彩事業特殊貢獻獎”、“浙江省光彩之星”,寧波市、鄞州區“慈善楷!钡葮s譽。
“舍得”文化,讓利時的員工很“慷慨”
集團董事長李立新以身作則,帶頭熱心公益慈善事業。利時員工的表現同樣精彩,汶川大地震期間,利時員工一共捐款30萬元。而這樣的“慷慨”,跟利時提倡的“舍得”文化不無關系。
利時集團目前有員工近5000人,其中約70%來自中西部、東北等11個省份,如何為外來務工人員創造良好的條件,想為員工所想,憂為員工所憂,力盡所能地解決員工的后顧之憂。利時也因此被評為“全國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浙江省文明企業”、“浙江省最佳雇主”、“寧波市和諧企業”。
明年春節后,利時集團旗下的利時日用品公司規模將擴大一倍,新增500名員工。為使這500名員工安心在利時工作,集團在今年初即開始謀劃擴建員工宿舍樓、員工食堂,購置文化娛樂設施及豪華通勤大巴。宿舍配備了電視機、空調、熱水器、網絡接口;宿舍樓里有閱覽室、棋牌室、乒乓球室、健身房等文體活動場所;食堂確保每餐有兩個以上主食、十余個菜品,以適應來自不同地域員工的口味……整個投入逾2000萬元。
善待員工,給員工家的溫暖,是企業招得進人、用得好人、留得住人的基礎,也是企業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是創建和諧企業,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關鍵。
李立新常常在管理人員會議上強調,“多往員工口袋里裝鈔票、多往員工腦袋里裝知識、多給員工提供發展平臺”。這句話有點“土”,但它直指企業與員工的關系實質,也是利時倡導和踐行“舍得文化”的生動體現。
李立新始終認為,有舍才有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利時舍得為員工增加工資,舍得提高員工福利,舍得花錢培訓員工,與員工和諧共生,與社會和諧共榮,并以此確立了“善識、善用、善待”的用人觀和“人本、創造、分享”的企業理念。
目前,利時集團擁有日用品制造、百貨、超市連鎖、股權投資和商業地產等板塊。日用品制造、商業連鎖都是微利行業,股權投資和商業地產投入大、回報遲。但不管企業經營狀況如何,集團各企業每年按比例增加員工工資。
即便是在金融危機爆發的2008年,集團各產業板塊銷售銳減,員工工資仍然按10%至15%增長。有特殊貢獻的員工,除給予獎勵外,還可破格隨時加工資或得到提拔。原集團審計部員工涂江紅,進利時工作不到半年,不僅在本職工作上有上佳表現,多個項目審計為公司節約經費300余萬元,而且還利用到集團連鎖超市審計的機會,進行調查研究,了解超市在管理、經營、銷售、服務各方面的情況,向集團領導提交了多份超市經營分析報告,指出存在問題,提出改進措施。經過考察,集團董事會認為涂江紅對超市經營有獨到理解,思路清晰,措施得當,遂破格提升她為集團連鎖超市高級管理人員,工資也因此翻了幾倍。
利時集團近80%的一線員工來自中西部及寧波本地農村的務工人員,這些員工文化程度、技術素質偏低。為提升這些員工的技能水平,以適應企業發展需要,集團自2005年始,實施“員工素質提升計劃”,每年投入500萬元,用于員工培訓:對于新員工,利時對他們一律實施為期半月的入職培訓;對于在職員工,則以內培和委培等形式,開展各類職業技能培訓和特殊崗位專項培訓;為鼓勵在職員工參加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或報讀成人高校,利時實現報銷書學費、學習期間工資照發的助學政策。
受此激勵,2005年以來,集團已有1500余名在職員工獲得了大專及以上學歷。對業績突出、表現優異的員工及中高層管理人員,集團每年撥專項資金,安排他們到復旦、浙大、香港科技大學、中歐工商管理學院進行深造。通過這種方式,目前集團已擁有15名EMBA畢業生。
利時日用品公司有個來自貴州的員工楊桂榮,在利時干了四年,前年因為父母年邁需要照顧提出辭職。走時他握著李立新的手數度哽咽:真不想離開利時……這就是善待員工的回報。
利時于2006年推行外來務工人員“社保套餐”,為員工參保工傷、大病醫療、養老、失業和生育保險,并實現全員參保。員工無需繳納任何費用,五大保險保費全部由企業“埋單”,其中養老保險費的61%打入員工個人賬戶。如員工大病住院,最高可報銷90%的醫療費。
不僅如此,利時早在1998年就獨創性地成立了國內民營企業中首家面向全體員工的“職工福利基金”;鹫鲁桃幎,利時員工及其家庭在遭遇大病、自然災害、失竊、火災、意外傷害等突發事件后,可申請獲得福利基金補助。特殊困難的員工,企業還可給予額外救濟。
“職工福利基金”成立至今,有2521名利時員工獲得了補助,補助金額高達800余萬元。利時日用品公司員工方育恒,因腎臟積水動手術,花去醫療費3萬余元,“職工福利基金”為其報銷了90%的醫療費。集團工會還給他失業在家的父母送去了1萬元慰問金。
善待員工,不僅僅是給員工好的待遇,更要緊的是用心關愛他們,讓他們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
從1997年起,利時確立了“集團領導六必訪”制度,即員工生病住院必訪、員工遇災必訪、員工家庭有困難必訪、員工生育必訪、員工結婚必訪、員工退休必訪。
而在員工生日這天,集團大樓顯示屏上就會顯示溫馨的生日祝福語,工會干部還會為過生日的員工送去生日蛋糕。其情切切,其意濃濃。
“我在利時已過了三個生日,每到生日這一天,我就沉浸在幸福的海洋里。我想在利時干到退休,我想留在寧波生活!眮碜院邶埥u西的利時連鎖百貨員工朱彤感觸良多。
利時每年邀請1000余名生產一線的員工在五星級酒店吃“年夜飯”,表彰優秀員工和優秀管理者,觀看專業文藝團體的精彩演出。迄今,利時已連續舉辦了12年,受邀員工超過1.3萬人,累計支出近千萬元。
此外,從2003年起,利時集團每年出資100萬元,與寧波音樂廳舉辦“利時之約”音樂會,普及高雅藝術。每場音樂會,利時都堅持向外來務工人員免費贈票。
利時集團在福利上的“舍得”,換來了員工的“不舍得”,據統計,利時員工主動流失率,在近3年間均低于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