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加快推進利率市場化的建議
在目前由中央銀行確定存貸款利率的情況下,為保證銀行的盈利水平,存貸款利差維持了較高的水平。當前,銀行業主要收入來源80%以上來自于存貸款利差,自2008年以來,一年期存款與一年期貸款一直保持著3個百分點的利差。就目前體制而言,銀行對大企業放款成本低、收益高,對中小企業放款成本高、收效低,因此對企業貸款條件標準多以大中型企業為對象制定,小企業能達標的極少。長期利率管制維持了銀行業的壟斷利潤,造成銀行為小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的動力不足,正規金融為中小企業金融服務的缺位,使得地下金融的泛濫,甚至高利貸的現象屢禁不止。因此,銀行利潤逐年攀升,中小企業融資卻越來越難。
而利率市場化后,商業銀行可以根據產品特點、客戶價值、風險程度及目標利潤進行自主定價,科學合理的定價能力將成為商業銀行獲得競爭優勢的關鍵因素,銀行間的競爭方式將由原來的資產規模競爭轉變為價格競爭,銀行盈利壓力陡增,勢必下沉到基層,擴大盈利基礎,逐漸重視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此外,利率市場化為銀行拓展各種客戶群,特別是目前資金不充裕,但經營狀況良好的中小企業客戶群創造了自主定價機制,中小企業貸款將成為銀行資產業務的增長點,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不至于加劇。為此建議加快利率市場化進程。
一是增加金融市場中可交易的品種,使社會金融資產多樣化,逐步降低企業對銀行貸款的依賴。
二是要促進非存貸款利率的市場化,鞏固現有成果。
三是通過非存貸款利率的市場化,形成與銀行存貸款利率的競爭,使銀行利率調整。
四是在完善利率浮動制,擴大利率浮動范圍的前提下.逐步過渡到調整存款利率的上限,貸款利率下限的格局。
五是最終放開貸款利率,進而放開存款利率,最終形成市場利率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