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全國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已經是全國政協委員、鄞州區工商聯主席、利時集團董事長李立新第五年參加兩會,今年一共提交了10個提案,內容涉及金融改革、公務員醫改、保障房分配等多個方面,受到中央電視臺、新華社、人民日報、人民網等各級媒體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10個提案,反映社情民意
“作為一名政協委員,要為百姓呼吁,為企業建言,行使好政協委員參政議政、民主監督的職責!崩盍⑿率沁@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每年兩會,他都認真對待,積極建言獻策。
作為經濟界別的委員,李立新給自己的定位是,既是個經濟委員,也是個百姓委員,所以他的提案多半與經濟民生有關。
今年兩會,他提出了10個提案,其中包括《關于改革戶籍制度、暢通產業渠道、建立城鄉一體社保體系,加快推進新生代農民工市民化進程的建議》、《關于建立信息共享、社會監督、依法懲處三大機制,實現保障房分配公開公平公正的建議》、《關于進一步拓寬中小微企業融資渠道,促進中小微企業健康發展的建議》、《關于在全國范圍內取消公職人員公費醫療,加快實現全民醫療服務均等化的建議》、《關于打破國企石油壟斷,從根本上治理“油荒”的建議》等。
每年全國兩會,李立新都是個大忙人,因為他的提案心系百姓,反映民聲,貼近民意,直指社會問題,所以成了媒體爭相“追捧”的“香餑餑”,要求采訪的預約電話此起彼伏。
今年也不例外,他提交的10個提案,一大半涉及經濟民生。這些問題都是社會和百姓十分關注的問題,因而兩會期間引起媒體的濃厚興趣——新華社發了6個提案的新聞通稿;中央電視臺的“兩會專題”和“兩會聲音”播出兩個提案報道;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浙江日報等省級以上的媒體共刊發跟提案有關的報道517篇,各類媒體轉發達73.98萬次。其中《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根本出路在于破除金融壟斷》、《讓法律為“助人為樂”美德撐腰》、《破除石油壟斷,遏制油荒發生》等6篇報道在社會引起強烈反響,報道數在浙江的代表委員中名列前茅。
“高產”委員,不辜負“政協委員”四個字
作為一名企業家,李立新平時工作很忙,不過,無論工作多繁忙,他一定會抽出固定的時間來考察民情,聽取民聲。他說,這是一個責任感的問題——“人民給了我這樣神圣的職責,我就要認真的履行人民賦予我的權利,盡職盡責地承擔自己的義務!
在這種責任感的驅使下,自2008年當選全國政協委員以來,每年兩會,他都絲毫不懈怠,在過去的4年間,他一共提交提案28件,平均每次會議7件提案。而且,這些提案選題涉獵廣泛:從政府的民生問題到企業的社會責任,從公務員素質提升到農民工就業援助,從企業用工荒到大學生就業難,從城市交通治理到公共服務拓展……據《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會議提案分類總目錄》顯示,李立新委員提交的提案數,在浙江省所有全國政協委員中名列前茅。
其中,《關于引導企業認真履行社會責任的提案》、《關于破解農民工社保難題,建議在全國推廣農民工“社保套餐”的提案》、《關于建立醫患糾紛調處第三方援助機制的建議》、《關于推廣廉價藥物補貼制度的建議》、《關于建議將<徐霞客游記>開篇日確定為中國旅游日的提案》、《關于創建“五位一體”和諧企業的提案》、《關于加快精神衛生立法,防止正常公民“被精神病”悲劇發生的建議》等提案引起全國政協提案委、國家有關部委的高度重視,并被國家有關部委采納。
對于這一切,李立新很坦然:“只有這樣,我覺得自己才對得起‘政協委員’這4個字!”
http://203.86.76.53/epaper/uniflows/html/2012/05/08/12/12_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