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產品轉型和渠道轉型實現逆勢增長 利時集團、利時進出口公司雙雙入圍寧波外貿百強榜
本網訊(記者 杜錫平 夏靜虹)1月25日,《2012年寧波進出口108強排名榜》發布。榜單顯示,利時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寧波利時進出口有限公司分別以1.5934億美元、1.5865億美元的年進出口額雙雙入圍,名列第69位。 2012年,金融危機持續發酵,歐債危機深度演化,傳統歐美市場復蘇乏力,生產成本持續上漲,幾乎所有國內外貿企業,尤其是民營外貿企業,都感受到了生存的艱難和發展的不易。但利時集團及其所屬的進出口公司卻通過產品和渠道的轉型升級,實現逆勢增長,年進、出口增幅分別超過50%和30%,成為寧波外貿的一道亮麗風景。 利時集團董事長李立新介紹,“雖然外貿形勢十分嚴峻,但去年的廣交會上,我們日用品公司展出的、在外形、材質和功能上具有創新的自主品牌產品廣受外商追捧!彼J為,“下功夫向產品價值鏈的兩個高端延伸,做品牌,做研發,提升產品附加值。同時,守住歐美日傳統市場,拓展南非、東南亞等新興市場。通過產品轉型和渠道轉型,實現外貿的逆勢增長!” 日用品制造是利時集團的起家產業。2005年以前,利時有2500多種代加工產品,這些產品大多是低成本、低價格、低附加值的低端產品,銷售周期短,盈利能力差。2006年利時收購了主業相同的香港上市公司通達實業后,企業規模和年產能都位居亞洲第一。同年,利時開始實施產品和渠道的轉型升級。 首先是加大研發投入,自主設計高附加值的新產品。近五年,利時已投入近2億元用于新產品研發,開發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高附加值的新產品500余種。這些自主研發的新產品,無論是外觀設計還是使用功能,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屬于日用品領域的中高端產品,目前已成為利時最有市場、最受客戶認可、最能盈利的拳頭產品。通過新產品的研發,利時實現了由低端向中高端、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由貼牌生產向自主研發的轉變。 其次是積極運用新工藝新材料,提升產品的科技含量。去年,利時有600多萬只環保材料水壺被倫敦奧運會采購,這是利時運用新材料的結果。這些新材料是利時聯手科研院所開發成功的。新材料的運用有效地提升了產品的科技含量和檔次。產品的最高售價也由代加工時期的5美元提高到現在的50美元,盈利空間大幅提升。如今,利時的環保材料制品已成為搶占新興市場的“開路先鋒”。 第三是加快技術改造,實現企業向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轉型。利時日用品的主要生產設備耗水、耗電。隨著政府對環保要求越來越高,利時的節能降耗的任務也越來越重。金融危機爆發后,利時抓住機遇加快技術改造,投入巨資更換耗能設施,增添先進設備,改進生產流程。截止2010年,利時已將所有的耗能設備更換為節能設備。由此帶來的,不僅僅是實現了節能降耗,更重要的是生產效率得到了大幅提高。比如傳統注塑機更換成節能注塑機后,節電60%,節水40%,不僅節約了一大筆水電開支,并且縮短了生產周期,提高了生產合格率,生產效率因此提高了30%。公司也順利通過了國家環境清潔生產審核驗收,產品達到國際衛生和安全標準。 第四是加快“走出去”步伐,積極開拓新興市場,建立傳統市場和新興市場互補的營銷格局。近年,利時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除抓牢歐美、日本傳統市場外,積極拓展非洲大陸、俄羅斯、中東等新興市場。這兩年,歐美市場訂單有所減少,但新興市場的訂單卻不斷上升。目前,新興市場國家的訂單已占集團外貿總訂單的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