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俞振信的家門,我們心頭一暖,因為愛心的無私和生命的堅強!
故事還得從一封陌生的來信說起……
大約一周前,集團董事長李立新收到一封陌生的來信,署名是北侖區白峰鎮洋漲村的俞振信在信中說:“因家族遺傳原因,父親和我都患了運動神經元疾病,肌肉嚴重萎縮(癱瘓),生活無法處理,全靠年邁的母親承擔生重擔,生活非常困難……”了解俞振信及其家庭情況后,董事長在信上批示:“小顧(秘書),從我工資卡中取10000元,替我去慰問一下!”
幾經周折,終于和洋漲村的林書記聯系上了。10月24日早上一上班,我和周益民主任、小顧等一行4人,帶著董事長的一片愛心,便踏上了這次溫暖之旅。上高速、穿鬧市,我們邊走邊問、一路急行,大約一個小時后,路越來越窄、越來越崎嶇,最后竟都成了沙石路,一個轉彎過后,大海便呈現眼前,車子的導航儀上顯示,路即將走到盡頭。
上午9點50分,經過近2個小時的奔波,我們終于找到了這個位于路的盡頭、海的邊緣的小山村——洋漲村,在村委林書記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位于半山坡的俞振信的家。低矮的瓦房、簡陋的家居寫滿了這個家庭的辛酸。
“利時的人來看你們了!”林書記熱情對俞振信介紹說,看著我們走進來,下肢癱瘓的俞振信坐在床顯得十分激動:“謝謝!謝謝!太感謝了!我也是抱著試試看的想法,給李董事長寫了信,真沒想到你們能來,而且這么快!”
俞振信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頹廢和消沉,反而有著良好的心態!澳苡龅嚼疃麻L這樣的好心人是我們全家的幸運,有這么多的好心人的幫助,我們會堅強地活下去。請一定向李董事長轉達我們全家的謝意!”俞振信還表示:將把自己的遺體捐獻給醫院機構,他希望自己去世后,醫學專家能通過對他的遺體研究,找到破解這種病理的方法。
隨后,我們進一步了解了俞振信父子倆的病情及家庭生活情況,并送上了李立新從個人工資中取出的10000萬愛心款,轉達了李立新對他們的問候。
在回去的路上,小顧告訴我們,像俞振信這樣受到董事長資助的已經超過了一百個,2004年的時候,李立新再次出資700萬元,其中除100萬元繼續贊助高雅藝術演出外,400萬元捐助鄞州區集士港小學擴建,200萬元資助寧波外來民工子女上學,并建立了“利時愛心助學基金”,每年捐助望春中學、集仕港中學、賣面橋小學等學校的困難學生。此外,李立新還熱衷公益事業,連續5年與寧波音樂廳合作,累計贊助500萬元,舉辦高雅藝術百場音樂會。當他得知,象山縣高塘鄉很多村民用水困難和 “海島引水工程”資金短缺時,又無償贊助50萬元,用于解決村民的飲水問題。多年來,李立新在捐資助學、參與社會公益事業、幫助群眾脫貧致富等方面,累計捐贈款物價值近3000萬元。
“如果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溫暖的人間……”不知何時,司機師傅播放的音樂中,又飄出《愛的奉獻》的旋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