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作坊起步,20年時間做成總營收、總資產雙雙超過百億的“中國制造500強”,總部位于東海之濱甬城的利時集團,已把發展的腳步邁向衢州,將衢州列為利時集團除寧波之外的第二個重點開發區域——
利時:百億民企的成長基因
5月1日,占地15畝、總建筑面積5萬多平方米的衢州利時百貨大樓部分開業。很多衢州市民正是通過這個項目,第一次結識了利時。這個項目,是利時集團在衢州投資的開篇之作。去年8月衢甬兩地山海協作對接會上,利時又與我市簽訂了4個投資協議,將在市區、江山、常山、開化分別建設大型商業綜合體項目,其中市區的項目總投資即達25億元。
衢州與利時集團,手與手緊緊握到了一起。近日,記者專程來到甬城利時集團總部,探訪這家快速發展中的民營企業。
1993年,利時從一個小小的塑料相框開始起步,智對危機和挑戰,成就“亞洲塑料大王”。同時,又敏銳抓住發展時機,“優二進三”(優化第二產業,積極進入第三產業)成功實現轉型升級。目前,利時的產業版圖除“起家”的日用品制造產業外,連鎖超市、連鎖百貨、商業地產等產業也風生水起。2012年,利時實現總營收113.4億元,集團總資產達到102.5億元,樹起了民企成長的“利時樣本”。
拿出年利潤30%請來美籍總裁,成就“亞洲塑料大王”
各種式樣的塑料玩具,形狀各異的水壺水杯,大大小小的食品盒和廚房用具……利時集團總部大樓五樓,近600平方米的產品展廳里,一排排產品展示架上,是層層疊疊見過或沒有見過的各式家庭日用品,包括儲藏系列、廚房及餐具系列、節日系列、衛浴系列、花園工具系列等五大類數千個品種。記者所見,只能用“眼花繚亂”來形容。
這些似乎并不起眼的小產品,從幾塊錢到幾十塊錢一只,去年一年銷售達25億元。算算數量,當以億計。利時的“亞洲塑料大王”稱號,名至實歸。原來的“亞洲塑料大王”、香港上市公司“通達實業”,2006年就已被利時收購,成為其控股子公司。
稱“王”的榮耀,來自于董事長李立新超越他人的膽魄。
“在公司發展瓶頸期,董事長拍板拿出年利潤的30%請來一位美籍總裁,把利時帶上了‘亞洲塑料大王’的寶座!崩麜r集團黨委書記杜錫平說。
創業前幾年,利時努力尋找國外大客戶以打開市場。通過承接外銷訂單,1998年利時已成為千萬美金級別的出口加工企業。但是,依靠幾個大客戶,特別是有近一半的訂單在美國一個大經銷商手上,沒有自己的營銷網絡,也沒有研發能力,命運掌握在他人手里,潛在風險很大。
如何提升壯大自己?引進人才!李立新找到了香港一家當時在亞洲規模最大的塑料制品企業的美國籍總裁馬文。
馬文提出,要利時把相當于年利潤的30%作為他的年薪,李立新答應了。
2000年,馬文加盟利時集團。馬文以他在行業從業16年所積累的銷售渠道、經營理念,給利時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建設自己的全球銷售網,利時不僅在美國,還分別在香港、迪拜、約翰內斯堡等新增多家分公司,產品銷往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銷售額飆升到7億元。2004年,利時的銷售額又突破15億元。
當時利時研發能力不足,產品檔次低,獲利能力低,而主業相同的香港上市公司“通達工業”設計能力全球一流。李立新看到了傳統出口加工型企業的短板,謀劃提升研發能力。在馬文的助推下,利時又成功收購了“通達工業”,使利時家用品的年產能一躍而至亞洲第一。同時,以“通達工業”的設計力量為基礎,建立起利時自己的研發團隊,將利時的研發能力提升到世界一流水平,應用新工藝、新材料,開發出大批高附加值產品。6年來,利時共投入近2億元用于新產品研發。這些自主研發的新品,大多屬于日用品領域的中高端產品,盈利能力強。從貼牌生產到自主研發,利時的銷售渠道也從原來傳統的歐美市場,逐步拓展到東南亞、俄羅斯等新興國家市場。
“只有敢于‘舍’,才能得到更多!被厥桌麜r的成長,李立新很欣慰。
常懷思變圖新,吳敬璉的一句話點亮轉型思想火花
記者下榻賓館的斜對面,是一家大型利時百貨商場。營業面積達3.5萬平方米的利時百貨鄞州店,正位于寧波市區南部商圈核心。
利時超市、利時百貨,新江廈超市、新江廈百貨……從制造業“半路出家”逐鹿商業,利時集團的商業板塊厚積薄發,年銷售額已超過集團總營收的60%。
利時集團新聞媒介部的夏靜虹女士告訴記者,利時之所以從制造業進入商業領域,是“吳敬璉的一句話,正好和一直思考企業如何轉型的李立新董事長碰撞產生了思想火花!
日用品制造業雖然越做越大,但李立新意識到隨著人民幣升值、勞動力成本上升,以及行業競爭的日趨激烈,出口加工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成長空間有限,必須選一個新的行業來做。
2004年6月,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在利時集團考察時說,寧波企業不應只滿足于為零售巨頭做一個排隊的供應商,制造業只是四分之一,還要在商業這四分之三的領域想辦法,爭取那四分之三的利益。一句話,堅定了李立新進軍三產的決心。
與世界商業巨頭打交道多年,利時對商業并不陌生。正在這時,機會來了。2005年,寧波市曾經的商業界老大“新江廈股份”進行股權拍賣,經過幾輪角逐,利時成功收購新江廈,從制造業順利邁入了商業領域。
新江廈股份有較高的區域品牌影響力,年銷售有幾個億,經營著百貨、書刊批發、家電批發、副食品批發等業務。收購新江廈后,利時將其拆分為百貨、超市和大型購物中心三種業態,全部采取連鎖經營。
“從國家擴大內需政策和世界經濟發展趨勢看,商貿流通業潛力巨大!眱灮沼闷分圃鞓I,發展商貿流通業,這是利時“優二進三”轉型升級戰略的核心內容。
百貨、超市在經營過程中,商場租金高,經營成本高。為此,利時同時又把目光投向了商業地產領域,自己開發商業地產,部分用于自持經營。商業地產是利時在超市百貨業發展中產業的自然延伸,互為借勢,產業協同效應明顯。
進軍商貿流通業,利時采取“連鎖經營、快速布點、百貨搶占三四線城市、超市主攻農村市場”的策略。經過幾年的發展,利時的商業板塊,已完整涵蓋包括城市綜合體、大型購物中心、連鎖超市在內的各種業態。利時的連鎖百貨目前主要分布在省內三四線城市,連鎖超市則主攻以鄉鎮為主的農村市場。至今,利時已在省內的海鹽、桐廬、象山、鎮海、鄞州等地開設大型高檔百貨門店7家,正在建設的第三代城市綜合體5家。以寧波市為主,在農村鄉鎮開設連鎖超市近60家,每家農村超市平均營業面積達到或超過3000平方米。
“人家不愿意去的地方,我去,并且我搞的檔次最高,規模最大,人氣馬上就來了!崩盍⑿抡f。在三四線城市開發建設大型高檔百貨商城和購物休閑娛樂功能完善的城市商業綜合體,既是提前布局市場的需要,也引領當地的商業風尚。而把超市建到以鄉鎮為主的農村去,既彌補了農村大型超市的空白,也讓農民能像城里人一樣在家門口逛商場逛超市,享受城里人一樣的優質生活。
“我們的定位是建成區域內一流的商業項目!崩麜r集團地產公司開發總監胡吉南說,至少要在5至10年內不會落后。他說,像2011年底建成的利時百貨桐廬店,集百貨、超市、影院、娛樂、餐飲、購物體驗為一體,是該縣迄今最大、功能最全的商業項目。
總比別人先走一小步,很多一小步的疊加就是超越
“同一件事情,李董總比我們看得深看得遠,真是不一樣的!崩麜r一位高管感慨地說,這是“利時人”對“當家人”李立新深為敬佩的地方。
當別人還在做外貿代理的時候,利時已經去廣交會設攤,直接面對客戶了;當別人去廣交會設攤的時候,利時已經在國外開設了分公司;當別人考慮轉型的時候,利時已經進軍現代服務業……從訂單式加工到自主研發,從傳統制造業到商貿流通領域,利時總比別人先走一小步。
成功者總有其獨到之處。成功者總有超前的眼光。
李立新在尋求制造業向其它行業突破的時候,就認真研究了“全球500強企業榜單”,發現里面數量最多的是三類企業:軟件網絡信息技術型、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型和商業零售型。其中,從事零售業的沃爾瑪多年來名列榜首,家樂福也位居前列。同時,他看到隨著經濟快速增長和老百姓收入增加,中國零售業發展空間巨大。而三四線城市和農村市場由于未被充分重視,消費潛力挖掘空間更大。在很多投資者還沒有意識到這個巨大的市場時,利時又一次贏得了錯位競爭的先機,活躍并滿足了三四線城市和農村市場的需求。
企業的競爭力說到底是人的競爭力。利時在員工的培訓上,也比別人多走了一小步。按李立新的說法是“要給鈔票也要給知識”。2008年,利時劃撥?畎儆嗳f元用于實施“員工素質提升計劃”,并決定今后每年遞增100萬元。2008年以來,先后有13位管理人員和優秀員工,被選送至清華大學、復旦大學、香港科技大學、浙江大學等知名學府攻讀EMBA及各類高級研修班。職工參加自學考試,報讀成人高校,利時實行報銷50%學費的助學政策。利時還推行“內部人才公寓”計劃和“中高層及骨干員工購車”計劃,完善分享機制,讓員工分享公司成長帶來的利益,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總比別人先走一小步,如今,擁有6000多名員工的利時集團已經走上了一個更廣闊的發展平臺。
利時集團簡介
利時集團起步于1993年,以“創造優質生活”為企業使命。集團涉獵日用品制造,百貨、超市連鎖,商業地產等產業。集團連續多年位列中國制造業500強、中國民企500強、浙江省百強企業。2012年,集團實現銷售113.4億元,總資產達到102.5億元,成為銷售、資產雙百億企業。
日用品制造:年產能位居亞洲第一。2005年以來,通過優化升級,利時日用品實現了由低端向中高端、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由貼牌生產向自主研發的轉變,產品熱銷歐美、俄羅斯、東南亞、香港等國家和地區,是全國出口創匯先進企業。
商業零售:2005年利時正式進入商業零售領域,如今已完整涵蓋包括第三代城市綜合體、大型百貨商城、連鎖超市在內的各種業態,是“全國萬村千鄉連鎖示范企業”、“浙江省城鄉連鎖超市龍頭企業”。
商業地產:利時地產主要開發包括大型百貨、超市、星級酒店、寫字樓、高級公寓、影院為一體的第三代城市商業綜合體——利時廣場,集購物、餐飲、文化、娛樂為一體,形成獨立的大型商圈。
未來目標:在未來五年,利時集團將繼續推進“優二進三”轉型升級戰略,優化提升制造業,做大做強商貿流通業,打造城市綜合體及大型百貨連鎖店25家、連鎖超市120家,銷售超過130億元,并為社會直接提供就業崗位逾2萬個。
利時集團董事長李立新簡介
李立新,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利時集團董事長兼CEO。
作為企業家,他經過20年的創業創新,締造了亞洲最大的日用品制造基地。2005年以收購“新江廈股份”為標志,進軍商貿流通領域,至今已擁有第三代大型城市綜合體、連鎖百貨、連鎖超市等完整商業業態,并涉獵進出口、商業地產業務。
作為公益家,他累計投入近2億元用于捐資助學、幫困濟貧及參與各種社會公益事業。他曾獲評“浙江省光彩事業特別貢獻獎”、“浙江省光彩之星”和市、區“慈善楷!钡葮s譽。
作為政協委員,他在每年兩會期間,積極參政議政、反映社情民意。其提出的如《關于創建“五位一體”和諧企業的提案》、《關于加快推進利率市場化的建議》、《關于在全國推廣農民工“社保套餐”的提案》等,均引起廣泛關注和有關部門的重視。
李立新曾榮獲新銳浙商獎、浙江省五四青年優秀獎章、浙商社會責任獎、浙江省優秀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十佳甬商等多項榮譽稱號;并兼任全國工商聯執委、全國青聯委員、中國塑料加工協會副會長等多項社會職務。
記者姚沐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