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升級助推利時日用品制造成功轉型
利時集團再登中國輕工業百強榜
本網訊(記者 杜錫平 夏靜虹)6月21日,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公布“2012年度中國輕工業百強企業”榜單,利時集團憑借良好的業績表現,今年再次登榜。同時,利時還在“市場能力”、“盈利能力”兩個單項榜單中榜上有名,顯示了企業的強勁實力。
此次評選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按統一評價體系,本著嚴謹、科學、公正的原則,根據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利潤水平、產值利潤率、稅收占利稅比重和工業總產值增速共5項指標,綜合評價企業的競爭力水平。因此,評選出的輕工百強企業都是引領行業發展的先鋒力量。
日用品制造是利時集團的起家產業,也是利時的一張“名片”。本屆盛會的主題為“應戰產業變局,加快轉型升級”。事實上,早在2005年,利時就對日用品板塊實施優化升級戰略,確保出口每年以30%的幅度增長。目前,公司的產品包括家用儲藏系列、廚房及餐具系列、節目系列等三大類500余個品種,大部分出口到歐美、俄羅斯、東南亞、香港等國家和地區。
1993年,利時從一個家庭小作坊起步,在這20年間,利時日用品制造板塊苦練“內功”,如今已經成長為亞洲最大的日用品生產基地,企業規模、市場占有率、產能以及研發能力,在國內同行中均處于領先地位。
首先,加大新品研發力度,抓住設計和工藝環節,不斷提升產品的附加值。
利時目前在寧波有兩個生產基地,并在香港和美國擁有研發機構,負責新產品的研發、設計。從2008年至今,公司每年投入巨資用于產品研發,并注重產品功能、產品材質和工藝的提升。公司還與清華大學等高等院校以及科研機構開展戰略合作,依托設計領先和高附加值產品去贏得市場。通過產品升級,利時日用品的最高單價由原來的2美元增加到30美元,利潤提高到20%。
加快新品研發的同時,利時也注重提高產品質量,公司成立了FDA實驗室,每年進行26次以上的第三方產品質量認證,得到了國外客戶的高度認同。
此外,公司還投入500萬元進行品牌塑造和宣傳推廣,擴大利時日用品的知名度。利用行業龍頭地位優勢,公司積極參與國家行業標準的起草。目前,利時參與制訂了《塑料儲藏盒》、《廚衛塑料毛刷》等8個日用塑料制品的國家標準,對各種塑料產品的尺寸規格、材料規格、專用名稱等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性條款,牢牢掌握了產品標準“話語權”,提升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在生產方面,實施技術改造,優化生產流程,注重工藝創新,實現降本增效。
2006年以來,公司投入1.5億元用于設備更新,更換耗能設施,增添先進設備。技術改造后,公司順利通過了國家環境清潔生產審核驗收,產品達到國際衛生和安全標準,每年還可節約近百萬元的水、電費用。
公司每年投入300萬元,用于工藝創新。新工藝成熟后,及時投入推廣到生產中,不僅優化了生產流程,也提升了產品的競爭力。例如,重新梳理和調整了生產流程和工藝流程,把以前的分開式流水線調整為現場一體式,從而減少了工時、人員和倉儲面積。僅此一項,公司每年可節約費用近百萬元。
同時,積極營造創新氛圍,鼓勵員工多提合理化建議。公司設立了“創新獎勵基金”,對在生產流程、生產工藝上有好的建議并產生經濟效益的員工,實施重獎。近五年,利時在員工的合理化建議上的獎勵高達500萬元。良好的創新氛圍和激勵機制有效地推動了群眾性的創新活動,目前,利時擁有國內專利82項,其中有效實用新型13項,有效外觀設計68項,發明1項。
在銷售方面,加快“走出去”步伐,積極開拓新興市場,完善海外營銷網絡。2006年以來,利時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在美國、德國、英國、南非、迪拜、新加坡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海外分公司和辦事處,使產品研發、銷售與國外市場實現零距離對接。近年來,利時還拓展了南美、非洲、俄羅斯、東南亞等新興市場。在不少企業因為歐美市場萎縮而訂單銳減時,利時始終保持了訂單的穩健增長。
通過產品創新和銷售渠道創新的“組合拳”,利時成功贏得了更多國際市場,而且提升了品牌影響力和產品附加值。2012年,利時自主研發的新材料水壺打進倫敦奧運會,并成功成為全球零售巨頭沃爾瑪SDP供應商發展項目戰略合作伙伴,并繼續保持超過30%的出口增幅。利時日用品外貿出口的創新做法,得到了地方政府領導的重視和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