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工商時報》、人民網、中國網等報道
心懷感恩 傳遞正能量
——記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工商聯主席、利時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立新 企業做強了,李立新首先想到的是承擔社會責任,回報社會。多年來,利時累計投入近2億元用于捐資助學、幫困濟貧及參與社會公益事業。 “投資一個城市,造福一方百姓。企業是社會的細胞,無論在哪里投資,都不要忘了承擔責任、回報社會。企業發展到哪里,公益事業就到哪里!边@是李立新的承諾 他是一個企業家,一手打造了涉獵日用品制造、商業連鎖、商業地產、進出口、股權投資等產業的多元化現代企業王國。2012年,公司實現銷售113.4億元,總資產達到102.5億元,進入“雙百億企業俱樂部”。 他身上有很多光環,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浙江省政協委員、浙江省優秀社會主義建設者、“浙江省光彩事業特殊貢獻獎”、“浙江省光彩之星”、“寧波市年度公益人物”…… 企業做強了,他首先想到的是承擔社會責任,回報社會。他就是浙江寧波市鄞州區工商聯主席、浙江利時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立新。多年來,利時累計投入近2億元用于捐資助學、幫困濟貧及參與社會公益事業。
“草根”企業家熱心慈善公益 由最初的小塑料制品廠,到如今的浙江利時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李立新歷經艱難困頓、遍嘗酸甜苦辣。自己創業且發展壯大后,他從來沒有忘記要回報社會。 敬南鎮地處偏遠山區,是全國一百多個貧苦鄉鎮之一,許多學生上學來回要走4個小時的山路。得知這些情況后,李立新有些心酸:“一個才10多歲的孩子,每天要花4個小時的時間在路上,這太讓人揪心了!彼诠景l起了“溫暖午餐,萬人助學”活動,他帶頭捐款4萬元,其他員工慷慨解囊,一共籌集18萬元,為學校建起了“利時樓”。這幢樓讓全校100多名學生每天可以少走3小時山路,300多名學生可以上全日制的課時了。 這并不是李立新第一次為幫貧扶困慷慨解囊。早在2003年,利時便捐資100萬元設立了“利時愛心助學基金”,幫助解決鄞州區貧困學生就學問題。2004年,利時又出資400萬元,用于鄞州區集士港小學擴建。同時,出資200萬元資助寧波外來民工子女上學,并建立了“利時愛心助學基金”,每年定向捐助困難學生。 從2003年起,利時每年出資100萬元,舉辦“利時之約”音樂會,免費向外來務工人員贈票,如今已是第9年。2007年,李立新在考察象山縣高塘鄉引水工程時,得知很多村民用水困難,而“海島引水工程”資金短缺,他當即表示無償贊助50萬元,用于解決村民的飲水問題。 近幾年,利時加快商業地產擴張步伐,每一個項目的開工或竣工,節儉舉辦開(竣)工典禮,省下錢用于開展慈善公益事業,也是利時不成文的慣例!巴顿Y一個城市,造福一方百姓。企業是社會的細胞,無論在哪里投資,都不要忘了承擔責任、回報社會。企業發展到哪里,公益事業就到哪里!边@是李立新的承諾。
心懷感恩用愛回饋員工 利時的企業文化是“感恩”、“分享”,而員工是這一理念最直接的受益者。 “多往員工口袋里裝鈔票,多往員工腦袋里裝知識!崩盍⑿略谟萌朔矫嬗歇毜揭娊,在他看來,企業愛員工,員工愛企業,由此產生“雙贏”,可以極大地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和凝聚力。 在這樣的理念支持下,每年不管企業經營狀況如何,集團各公司都會按比例給員工增加工資。有特殊貢獻的員工,除了給予獎勵外,還可破格隨時加工資或得到提拔。 公司為員工配備了宿舍,還安裝了空調、電視機、熱水器等設施。工作之余,公司每年組織運動會、體檢、旅游,員工每天還可以到職工活動中心參與乒乓球、桌上足球等各類體育活動。 每年年底,邀請1000余名生產一線的員工在五星級酒店吃年夜飯,表彰優秀員工和優秀管理者,觀看文藝演出。至今,利時已連續舉辦13年。
民生委員為普通百姓發聲 2008年3月,李立新多了一個新的身份——全國政協委員。此后,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他經常親自做一些調查問卷,與社會各界人士聊天,這里面不乏清潔工、建筑工人、服務員、農民等。他說:“每個人的職業不同、經歷不同、視角不同,多看多聊多問,才能真實的了解大家的期盼! 因為目光始終關注著社會底層,李立新的民生提案都特別“接地氣”。 2008年全國兩會,他呼吁破解農民工社保難題;2009年,他建言建立農民工就業援助機制;2010年,他反映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2011年,他直言有些地方政府無視百姓尊嚴,將上訪群眾關進精神病院;2012年,他呼吁“保障房分配要公開公平公正”、“破除國企壟斷遏制‘油荒’發生”…… 曾有媒體統計,在李立新5年履職生涯中的“發聲”,劍鋒所指全是當下熱點,還給他冠以“民生委員”的稱號。而讓李立新感到欣慰的是,他的提案不僅僅得到了媒體的關注,更引起了國家有關部委的重視。5次全國兩會,40個建議,有38個被全國政協提案委交辦國家有關部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