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時上榜2013年度寧波市工業“納稅50強”企業
本網訊(記者 杜錫平 夏靜虹)4月25日,寧波市2013年度創業創新風云榜表彰會暨企業家座談會在市行政中心會議中心舉行。表彰會上揭曉了2013年度寧波市工業“納稅50強”企業,利時集團再次登榜。 日用品制造是利時集團的起家產業,也是利時的“名片”。1993年,利時從一個家庭小作坊起步,到2005年,利時就開始對日用品版塊實施優化升級戰略,確保出口每年以30%的幅度增長。如今,利時日用品已經成長為亞洲最大的日用品生產基地,企業規模、市場占有率、產能以及研發能力,在國內同行中均處于領先地位。而這一成績的取得,跟利時20年來的努力密不可分。 首先,通過加大新品研發力度,抓住設計和工藝環節,不斷提升產品的附加值。 利時目前在寧波有兩個生產基地,并在香港和美國擁有研發機構,負責新產品的研發、設計。從2008年至今,公司每年投入巨資用于產品研發,并注重產品功能、產品材質和工藝的提升。公司還與清華大學等高等院校以及科研機構開展戰略合作,依托設計領先和高附加值產品贏得市場。通過產品升級,利時日用品的最高單價由原來的2美元增加到30美元,利潤提高到20%。 加快新品研發的同時,利時也注重提高產品質量,公司成立了FDA實驗室,每年進行26次以上的第三方產品質量認證,得到了國外客戶的高度認同。 此外,公司還投入500萬元進行品牌塑造和宣傳推廣,擴大利時日用品的知名度。利用行業龍頭地位優勢,公司積極參與國家行業標準的起草。目前,利時參與制訂了《塑料儲藏盒》、《廚衛塑料毛刷》等8個日用塑料制品的國家標準,對各種塑料產品的尺寸規格、材料規格、專用名稱等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性條款,牢牢掌握了產品標準“話語權”,提升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在生產方面,實施技術改造,優化生產流程,注重工藝創新,實現降本增效。 2006年以來,公司投入1.5億元用于設備更新,更換耗能設施,增添先進設備。技術改造后,公司順利通過了國家環境清潔生產審核驗收,產品達到國際衛生和安全標準,每年節約近百萬元的水、電費用。 公司每年投入300萬元,用于工藝創新。新工藝成熟后,及時投入推廣到生產中,不僅優化了生產流程,也提升了產品的競爭力。例如,重新梳理和調整了生產流程和工藝流程,把以前的分開式流水線調整為現場一體式,從而減少了工時、人員和倉儲面積。僅此一項,公司每年可節約費用近百萬元。 創新是企業不斷向前發展的助推器,公司深深明白這個道理,積極營造創新氛圍,鼓勵員工多提合理化建議。為此,公司設立了“創新獎勵基金”,對在生產流程、生產工藝上有好的建議并產生經濟效益的員工,實施重獎。近五年,利時在員工合理化建議上的獎勵高達500萬元。 良好的創新氛圍和激勵機制有效推動了群眾性的創新活動,截止到2013年底,公司一共獲得國內有效專利202項,其中有效發明專利2項,有效實用新型28項,有效外觀設計172項。 在銷售方面,加快“走出去”步伐,積極開拓新興市場,完善海外營銷網絡。2006年以來,利時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在美國、德國、英國、南非、迪拜、新加坡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海外分公司和辦事處,使產品研發、銷售與國外市場實現零距離對接。此外,利時還拓展了南美、非洲、俄羅斯、東南亞等新興市場。在不少企業因為歐美市場萎縮而訂單銳減時,利時始終保持了訂單的穩健增長。 這些舉措為利時贏得了更多國際市場,而且提升了公司的品牌影響力和產品附加值。2012年,利時自主研發的新材料水壺打進倫敦奧運會,并成功成為全球零售巨頭沃爾瑪SDP供應商發展項目戰略合作伙伴。2013年,由于產品質量過關,利時成功獲得出口產品商檢一類企業管理資格,為產品進一步擴大出口奠定了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