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已過半,利時進出口“成績”不錯 ■ 記者 杜錫平 夏靜虹/文
2014年已經過了一大半,而利時集團在外貿出口方面,也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 7月21日,寧波市外經貿局公布了2014年1-6月份我市外貿進出口領域前200名企業榜單,利時集團和利時進出口公司一起,以7531萬美元的出口額,名列第46位。 與此同時,2014年上半年度鄞州區進出口前50家企業排行榜發布,利時集團同時上榜,位列第三名。 利時集團以日用品制造為主業,日用品制造也是利時的一張“名片”。多年來,利時的產品大部分以出口為主,從2005年開始,利時對日用品版塊實施優化升級戰略,確保出口每年以30%的幅度增長。而這一目標,公司每年也實實在在地實現了,而背后,利時進行了很多努力。
加大產品研發力度 提升產品附加值 利時日用品公司有個產品樣品間,走進這里,如同走進了一個琳瑯滿目的日用品世界,飯盒、水壺、各類廚房系列用品、清潔用品等有幾百種之多。而更多的新產品還在源源不斷地開發出來,幾乎每周,公司都有新產品面世。 塑料日用品利潤微薄,處于產業鏈低端。因此,利時不斷投入巨資,加大新品研發力度,抓住設計和工藝環節,不斷提升產品的附加值。 從2008年至今,公司每年投入巨資用于產品研發,并注重產品功能、產品材質和工藝的提升。目前,利時在寧波有兩個生產基地,并在香港和美國擁有研發機構,負責新產品的研發、設計。 同時,公司主動與清華大學等高等院校以及科研機構開展戰略合作,依托設計領先和高附加值產品贏得市場。通過產品升級,利時日用品的最高單價由原來的2美元增加到30美元,利潤提高到20%。 在生產方面,實施技術改造,優化生產流程,注重工藝創新,實現降本增效。 2006年以來,公司投入1.5億元用于設備更新,更換耗能設施,增添先進設備。技術改造后,公司順利通過了國家環境清潔生產審核驗收,產品達到國際衛生和安全標準,每年節約近百萬元的水、電費用。 新產品的研發,離不開創新,創新是公司不斷向前發展的助推器,利時深深明白這個道理,積極營造創新氛圍,鼓勵員工多提合理化建議。 為此,公司特別設立了“創新獎勵基金”,對在生產流程、生產工藝上有好的建議并產生經濟效益的員工,實施重獎。近五年,利時在員工合理化建議上的獎勵高達500萬元。 公司每年投入300萬元,用于工藝創新。新工藝成熟后,及時投入推廣到生產中,不僅優化了生產流程,也提升了產品的競爭力。例如,重新梳理和調整了生產流程和工藝流程,把以前的分開式流水線調整為現場一體式,從而減少了工時、人員和倉儲面積。僅此一項,公司每年可節約費用近百萬元。 良好的創新氛圍和激勵機制有效推動了群眾性的創新活動,截止到2013年底,公司一共獲得國內有效專利202項,其中有效發明專利2項,有效實用新型28項,有效外觀設計172項。
狠下苦功夫 以產品質量贏市場 產品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線,利時深知這個道理,多年來,公司對產品質量嚴格把關。公司生產的日用產品,大部分出口到國外。隨著產品出口市場的不斷開拓和擴大,產品出口量逐年上升。對此,公司專門成立了FDA實驗室,每年進行26次以上的第三方產品質量認證,得到國外客戶的高度認同。 同時,公司嚴格遵守產品質量法規,根據顧客的要求組織生產,加強產品質量過程控制,完善質量管理體系,相繼通過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等管理體系認證。 此外,公司還投入500萬元進行品牌塑造和宣傳推廣,擴大利時日用品的知名度。利用行業龍頭地位優勢,公司積極參與國家行業標準的起草。目前,利時參與制訂了《塑料儲藏盒》、《廚衛塑料毛刷》等8個日用塑料制品的國家標準,對各種塑料產品的尺寸規格、材料規格、專用名稱等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性條款,牢牢掌握了產品標準“話語權”,提升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這些舉措為利時贏得了更多國際市場,而且提升了公司的品牌影響力和產品附加值。2012年,利時自主研發的新材料水壺打進倫敦奧運會,并成功成為全球零售巨頭沃爾瑪SDP供應商發展項目戰略合作伙伴。 去年,利時日用品公司順利獲得出口產品商檢一類企業管理資格,產品在出口報檢、通關驗收中比以前更快,出口貨物可直接放行,為產品進一步擴大出口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今年3月,利時日用品公司還獲得鄞州區首屆出口質量獎。 如今,利時日用品已經成長為亞洲最大的日用品生產基地,企業規模、市場占有率、產能以及研發能力,在國內同行中均處于領先地位。
搭上“誠信快車”, 產品出口檢測提速 由于利時自身的產品質量過硬,再加上公司積極開拓新興市場,完善海外營銷網絡,因此在國際市場上廣受歡迎。 2006年以來,利時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在美國、德國、英國、南非、迪拜、新加坡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海外分公司和辦事處,使產品研發、銷售與國外市場實現零距離對接。 此外,利時還拓展了南美、非洲、俄羅斯、東南亞等新興市場。在不少企業因為歐美市場萎縮而訂單銳減時,利時始終保持了訂單的穩健增長。目前,利時的訂單已經排到了9月份。 訂單有了,生產出來的產品,如何以最快的速度發出去,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以前,利時經常會遇到一個問題,一方面,客戶緊急催著發貨,而另一方面,檢驗檢疫部門對于產品的檢測周期長,還要因此產生一大筆檢測費、倉儲費、物流費。 今年4月,利時在鄞州區檢驗檢疫局簽署了《“誠信快車”質量承諾書》,和其他9家企業一起,成為首批拿到“誠信車票”的企業。鄞州區檢驗檢疫局為搭上“誠信快車”的企業建立了“信用放行”模式,產品的檢測等待時間大大減少。 “誠信快車”是一種基于企業信用推出的出入境便利通關渠道。凡列入檢驗檢疫部門風險管理的一、二類企業,近三年里無違法違規記錄,出口產品未因企業自身原因被國外政府通報或客戶退運,出口產品法定檢驗合格率99%以上,都可以申請這張“誠信車票”。 有了“誠信車票”,出口工業品、食品、農產品可以享受先行通關、單證后補的政策,產品的抽檢比重也大幅下降。通常情況下,企業產品出口需先將產品堆放在碼頭,待檢驗檢疫部門抽檢合格后,才能放行,而一件普通的工業品檢測周期為7天,食品和農產品的檢測周期為5天。 獲得“誠信車票”的企業,其出口工業產品“即報即放,優先通關”,出口食品、農產品可獲得“預放行(或綠色通道)”資格,即在抽檢的同時就享受通關放行,檢測后萬一發現問題,再對產品實行召回。 “誠信快車”自今年2月啟動以來,產品的檢測等待周期從5天縮為0.5天,抽檢頻次從20%縮減為5%,通檢時間從兩天縮減為3小時,為公司節省了一大筆檢測費、倉儲費、物流費。 有了這張“誠信車票”,利時可以享受優先通關、產地證優先簽發、協議國家優先監裝、優先推薦評選出口質量獎等十條便利措施,這些措施讓公司擁有極大的自主和便利權。只要在所需加急的報檢單上蓋上鄞州區檢驗檢疫局授予的“誠信快車”章,即可享受“一站式”服務,以最快速度取得通關單。同時,還可享受無紙化報檢、優先監裝、第三方報告采信等多項增值優惠。 “誠信快車”的開通,讓利時的產品出口更為便利,尤其是輸往日本的貨物船期短,如今有了“一站式”通關模式,通關時間由之前的兩天縮短到現在的兩小時,可以節省一大筆倉儲、物流費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