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報12月25日報道:
利時日用品公司嘗鮮“機械手” 3人干的活一人搞定 近年來,用工成本高、企業勞動力短缺現象日益加劇。近日,寧波利時日用品有限公司引進機械手,“機器換人”不僅緩解招工難題,還節省用工成本,提升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
裝上機械手 一人抵三人
走進利時日用品公司注塑車間,兩排注塑機正在有條不紊運轉,它們都安裝了機械手,機械手將產品抓取出來,投放到傳送帶上,進入下一道流水線工序。車間里聽不到嘈雜的機器轟鳴聲,只有零星幾名工人在一旁查看機器運轉情況。
這些注塑機直接連接供料系統,由供料端統一供料,自動生產模具!耙郧,使用注塑機生產產品,必須一人守一臺機器,上下料都需人工取件,時間緊、工作強度大,工人連上廁所、吃飯都要請其他同事代為看管。如今有了機械手,一人可以管理3臺注塑機,而且機械手自動生產的產品,質量穩定,大大提高生產效率!崩麜r日用品公司總經理金亞雪說,“如果按老路子走下去,生產利潤只會越來越低,企業發展道路會越走越窄!
面對現狀,利時日用品公司早在2005年就走上轉型升級的道路,不斷對日用品制造優化升級,提升產品科技含量。
2010年起,利時陸續投資200多萬元更換陳舊設備,及時添置新設備,創新工藝,改造技術,重新梳理和調整生產線流程,以此節省人力成本,減輕招工帶來的壓力。
如今,利時投入2000萬元添置機械手,在“機器換人”的智能化道路上又前進一步!澳壳,整個注塑車間80%的機器已更換成機械手注塑機,我們計劃給所有注塑機都配備機械手!苯饋喲┱f,機器換人的計劃,公司兩年前啟動,出發點主要是為節約人工成本,緩解招工難、留人難的矛盾。讓人欣喜的是,自動化生產讓機器始終保持在最佳狀態!耙郧爱a品報廢率在5%-10%,現在,產品合格率接近100%,大大減少原材料的浪費,提高了生產效率!苯饋喲┱f。
“制造”變“智造” 不斷優化升級
日用品制造是利時集團的起家產業,也是利時的一張名片。2005年以前,利時有2500多種代加工產品,最高年銷售額7個億,這些產品大多是低成本、低價格、低附加值的低端產品,銷售周期短,盈利能力差。后來,公司收購主業相同的香港上市公司通達實業,企業規模和年產能位居亞洲第一,成為亞洲最大的日用品制造基地。
雖是亞洲最大,但利時仍處在產業鏈下游,只能賺取微薄加工費。加上原材料、勞動力價格不斷上漲,人民幣升值,歐美市場需求減少,行業競爭日趨激烈,對于90%以上產品依靠出口的利時日用品公司來說,上升空間有限,風險巨大。發現這個“短板”后,公司積極實行優化升級,在“制造”蛻變為“智造”道路上不懈努力。
2006年起,利時以通達公司設計力量為基礎,建立研發團隊,同時在香港和美國設立研發機構,重金聘請國外設計師研發新產品。近年來,公司用于新品研發的資金近2億元,開發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高附加值的新品近500種。
此外,公司還投入巨資,開發出運用環保材料的不銹鋼制品,這些新材料有效提升利時日用品的科技含量和產品檔次,產品的最高售價由原來的5美元增加到50美元,利潤提高好幾倍。如今,這些環保材料制品已成為搶占市場的“開路先鋒”和拳頭產品。
如今,利時依然走在快速成長的道路上,近五年,公司年年上榜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夏靜虹 夏裕)
|